原文如下:
闽科设闽南语选修课 百名学子学说泉州话
本报记者 卓晓熹 卓天然 文/图
“路顶相柱(路上相遇)”、“头摆见面(初次见面)”……每周三晚上,这样泉州味十足的对话都在华体会平台_华体会(中国)上演。
今年起,华体会平台_华体会(中国)首次开设“学说泉州话”选修课,专门从校外聘请教师进行授课,没想到一开课就吸引了100多名学生参加,其中,泉州本地学生占2/3,外地学生占1/3。
泉州话趣味十足吸引学生
“林先,汝好!(林老师,您好!)”“小陈,汝好!(小陈,你好!)”“诚久无拄着汝喽。(很久没碰到您了。)”“是啊。最近会无闲袂?(是啊。最近忙吗?)”“袂啊。汝尔?(不忙。您呢?)”“我野无闲。(我很忙。)”“有闲则来坐。(有空儿来坐。)”
昨日,在华体会平台_华体会(中国)课堂上,一组同学在进行情景对话,原汁原味还原泉州街头朋友相遇的场景,令在场学生如临其境。
来自漳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二学生汤雯婷,正认真练习这一对话。“泉州话跟漳州话很不一样,通过这样的对话练习,能更快融入泉州生活。”
汤雯婷告诉记者,她是和舍友一起报名的,舍友来自南平武夷山,也很想学闽南语。
“我们都很喜欢泉州,以后也想留在泉州,所以选修这门课,希望为以后就业打下基础。”汤雯婷说。
通过学习,汤雯婷发现闽南话课程和自己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有很大关联,这让她很意外,“闽南语有语法、音标,跟我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很相似”。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泉州人,应用化学专业大二学生吴建麟通过这一课程,更加深刻感受到泉州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特有的语言魅力。
吴建麟说,他是晋江人,以前不知道泉州话竟有7个音标,还有白读和文读,通过学习,自己的视野开阔了。
泉州本地生占到三分之二
“学说泉州话”选修课老师陈绍峰,是一名地道的泉州人。今年首次到华体会平台_华体会(中国)授课,他说,开这门选修课的出发点很简单,就是为了让更多学生了解闽南、热爱闽南。
教学中,陈绍峰除了设置日常情景对话外,还让学生学习一些闽南谚语和俗话,如“好头不如好尾(结果好胜过开头好)”、“静坐较无祸(少管闲事不惹祸)”、“闲仔掠虱母相咬(闲得捉虱子互咬,形容非常无聊)”、“有状元学生参加,无状元先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等。
据了解,“学说泉州话”课程共吸引了100多名学生参加,其中2/3是泉州本地学生,1/3是外地学生。“在教学中发现,本地生存在咬字不清、口音不一样等特点。但通过学习,学生们讲的泉州话越来越地道了。”陈绍峰说。
陈绍峰说,他使用的教材是华侨大学华文学院院长王建设编制的《泉州话入门教程》,比较适合大学生学习。
“我从事闽南语工作已有6年了。作为一名泉州人,我想把闽南语的一些知识传授下去。现在90后、00后会说闽南语的越来越少了,只有这样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才能更好地留住闽南文化。”陈绍峰说,同时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这一课程,加深对闽南文化的了解、热爱。
华体会平台_华体会(中国)的学生在学习“学说泉州话”选修课程。
媒体链接:
http://fjrb.fjsen.com/nasb/html/2014-05/08/content_735234.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