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阅读。
天文望远镜观月活动
8月13日晚,泉州南安康美镇赤岭村,在一座民房的二楼,欢声笑语不断。赤岭公益图书馆迎来了一周岁生日。为了迎接这个特殊的时刻,图书馆除了用蛋糕庆祝外,还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评选出“年度优秀小志愿者”“年度阅读之星”;与多家乡村图书馆联合举办“我与图书馆”主题征文比赛等。
图书馆从0到1,让乡愁更有姿势
一年前,南安市康美镇第一家通过民间发起,面向公众免费开放的乡村图书馆——赤岭公益图书馆正式开馆。
图书馆由福州大学人文学院苏文亮老师与当地爱心人士黄秀梅女士、苏文灿先生等人共同发起,在全国各地爱心人士和本地村民的热心支持下建成。
说起办馆的初衷,苏文亮觉得,当物质逐渐充盈的乡村不再为温饱日夜忧虑,与城市相比,缺的不仅是教育文化资源,也缺改善文化环境的长远意识。在他的记忆里,家乡没有一间书店,更没有图书馆。
苏文亮从大学起就萌生了“在家乡建图书馆”的想法。求学期间,“要想建一所图书馆很难,因此这只能是心里的一颗小种子”。2017年,苏文亮赴美深造,在美国耶鲁大学做访问学者。一有闲暇,他就带着孩子泡社区图书馆,这让他心中“在家乡建图书馆”的种子迅速破土发芽。2018年回国后,他就着手建馆筹备工作。
筹建过程中,建乡村图书馆的设想也遭遇过非议。有人直言“想法很好,但是太天真”,有人说“农村不适合图书馆”“农村都是看手机,哪里有人看书”,还有人担心图书馆运营不下去。“无论多么困难,都要去试一试。”苏文亮说道。
2019年6月1日,他特意选择儿童节这天在微信朋友圈正式发布筹建图书馆的消息。除了几个发起人带头捐资捐物外,短短十几天时间筹到6万多元作为启动建设资金,并在赤岭村找到了合适的场所。
在苏文亮的设想中,乡村图书馆不仅有阅读的功能,更是青少年文化活动和亲子教育活动的平台。为了达到这个理想目标,他深知除了所需的场地和硬件外,能否招募到一位得力的全职馆长是图书馆运作成效好坏的关键。
苏佳斌的出现让团队“喜出望外”。本科毕业的小苏是南安康美镇本地人,他热爱阅读,对于通过图书馆来弥补乡村教育资源的稀缺有很强的使命感,愿意为家乡的公益事业出一份力。他有一定的社工工作经历,也曾在厦门鸟巢图书馆实习过,最终成了赤岭图书馆馆长的不二人选。
专注标准建设,图书馆更有生命力
与传统的乡村图书馆不一样,赤岭公益图书馆在建馆伊始就非常强调“专业性”和“制度化”。与设计师充分沟通后,他们对占地约150平方米的场地进行功能划分,分成前台、阅读区、多功能活动室、办公室等功能区,“有相对安静的阅读区,与活动区分开,互不干扰”。
苏佳斌设计了更适合乡村图书馆实际情况的藏书分类体系:根据阅读人群的不同,7000多本图书随书架分为少儿类、成人类、亲子类,归属到各自的区域;从区域标签到书架标签和图书标签,统一颜色。少儿区是热情的红色,成人区蓝色寓意理性与自由,亲子区是寓意成长与希望的绿色;分区之后再根据内容进行二级、三级分类,方便读者寻书。
使用高效的“益迪云图”电子图书馆管理系统,建立借阅制度,采购并安装客流统计器,建立读者数据库,撰写管理手册……一套科学管理制度标准迅速搭建起来。
伴随着图书馆成长,镇上的孩子作为小志愿者,也乐于为这一方天地贡献属于自己的小小力量。卫生清洁、维持秩序、整理书目……锻炼能力、换取积分的同时,也以主人翁的意识利用并保护好馆内的资源。
赤岭图书馆开馆以来,在阅读推广方面做了不少尝试,他们链接外部资源,策划了包括图书推荐、借阅卡升级、阅读之星评选、大学生陪伴阅读、绘本阅读、阅读课、周末影院等系列活动。
华体会平台_华体会(中国)大学生志愿者走进图书馆,在节假日为小读者进行一对一的课业辅导和陪伴阅读。既有为高年级读者量身推荐图书,引导阅读升级;也有为低年级及学龄前读者陪伴阅读,提升阅读品质,同时也能为来馆做作业的小读者答疑解惑。
周边学校的教师资源也“嫁接”进来,开展绘本阅读活动。一年来,7位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专家带来7场干货满满的讲座,吸引了133人次的读者参加。
考虑活动多样性,图书馆还设计了特色系列活动。采购天文望远镜开启“天文课”。6月21日,孩子们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观测了难得一见的金边日食。长期志愿者赵余晖发挥特长,教授小读者武术,启动了“讲武堂”系列活动。闽南乡村保留诸多传统民俗,讲古尤其有味,再结合各行各业人士分享经验见闻,他们开设了“述说志”系列……
“除了阅读的基础功能,图书馆也关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补充在家庭和学校之外的社会教育。”苏佳斌针对乡村学生的特点,专门开展学习方法的传习活动。邀请优秀大学生、一级达标中学的高中生与读者面对面,谈谈学校、专业、填报志愿、学习方法等话题。走出图书馆,组织初中生读者参访当地重点中学——南安国光中学,“激发他们学习动力,也让他们的奋斗目标更为具象”。
让自己成为辐射源,从而形成在地乡村文化的同心圆,赤岭图书馆迈出了“馆校合作”第一步。今年5月起,他们与南安市梅元小学联合开展“书香教室”项目,由图书馆提供流动图书,供梅元小学试点教室图书角漂流,以积分制度鼓励阅读。随着新学期到来,跟赤岭小学合作的“书香教室”项目也即将启动。“让图书流动到需要的群体中,让‘人人有书看,人人爱看书’成为农村的一股新风气。”苏文亮说道。
链接提升,让更多乡村图书馆“有为”
“建成一个图书馆并不难,如何长久高质量地运营好才是我们关注的焦点。”苏文亮说。根据统计,赤岭图书馆开馆一年来累计来馆读者人数24111人次,外借图书1807人次;共开展各类活动102场,共有2468人次参加。比起手机和电视、电脑,赤岭图书馆已经成为孩子们眼中一个更有意义的好去处。
为了让乡村图书馆更“有为”,链接优质的大学生志愿者资源是赤岭图书馆的一个重要抓手。今年疫情期间,赤岭图书馆联合福州大学人文学院开展一对一线上辅导活动,促成50位大学生志愿者与50位中小学小读者的结对课业帮扶,将活动延伸到线上。今年8月6日,赤岭图书馆还成为福州大学人文学院“教学科研实践基地”,未来福州大学、华体会平台_华体会(中国)两所高校将通过“大手牵小手”的方式为乡村教育注入更多的优质资源。
在自身迅速成长的同时,他们也关注如何促进更多的乡村图书馆一起成长。去年以来,赤岭图书馆分别举办了两场研讨会,邀请各地同行一起探讨和分享各自建设与运营乡村图书馆存在的问题、经验和做法。最近,他们还联合南安市洪梅公益图书馆、仁宅图书馆、漳浦县古镇公益图书馆等共同开展“我与图书馆”主题征文比赛。福建的本土乡村图书馆正在汇聚成一股力量,引起外省公益人士的关注。
图书馆落地扎根以后,如何更加规范化、可持续性发展是赤岭图书馆团队成员不断在思考和探索的一个命题。如今,他们已经正式成立了理事会和监事会,并推动注册成立民办非企业的公益组织——“福建省霞舒助学公益服务中心”,为未来辐射更多地区提供更好的乡村阅读推广活动奠定基础。
厦门城中村公益图书馆创始人,“鸟巢阅读计划”“万家公益图书馆计划”发起人之一的丁勇认为,他们的探索值得期待。近年来,我省开办了数十家民间乡村图书馆,赤岭的模式具有可复制性,也具有样本输出意义。他具体分析说道:“发起人、创办者、运营者都是本地人,就是本地人做本地的事。无论是外部力量的注入还是本地力量的发动,还是管理制度建设和活动设计策划,对于乡村公益力量成长、乡村社区文化发展都有推动作用,可以说它直接飞跃到了乡村图书馆3.0版本。”
赤岭图书馆的成立和运作成效,也获得了政府的肯定。2020年4月,被南安市委宣传部授予“学雷锋活动示范点”荣誉。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康美镇第二家乡村图书馆的筹备工作也正在路上。
对于政府如何鼓励和引导民间力量参与乡村图书馆建设,苏文亮认为南安市的经验值得借鉴。该市探索形成了资金“众筹共投”、组织“众抓共管”、部门“众建共创”、资源“众享共用”、活动“众悦共融”的百姓书房“五众五共”建设模式,鼓励和扶持各类民间力量参与。为了引导民间图书馆规范化、高标准发展,南安市还实施了星级“百姓书房”的评价制度,制定了包括选址、使用面积、阅览环境、馆藏图书、阅读量、运营管理、服务活动、队伍建设等方面共29个条目的建设标准评分表,2018年来已经评选挂牌了两批共20家三星、四星和五星级的“百姓书房”,并给予一定的扶持资金。
赤岭公益图书馆活动室的墙上有一棵心愿树,很多的孩子在卡片上写着各种各样的心愿,有“考上清华北大”“我长大后要当总cai”“成为宇航员,飞向外太空”等。“看到农村孩子们在图书馆中的点滴成长与变化,心里感到特别的欣慰——未来是这些孩子们的,他们的可能无限,未来可期,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助力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苏文亮说道,“尽管前面的道路上会有许多的挑战,只要这是件有意义的事情,那么就坚持下去吧。”正如南安市国光中学的副校长黄新生老师所言:“赤岭公益图书馆若能坚持几年甚至十几年,必然会对当地的教育和文化风气带来显著的提升,其价值难以估量。”
媒体来源:福建日报
http://mc.m.5read.com/other/data_newspaperRss_showDetailContent.jspx?dxid=320700000383&id=100067780507